|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中印之戰決策幕後 根本不考慮傷亡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面對赫魯曉夫的偏袒,毛澤東表情嚴肅


  

  中印戰爭期間


  1959年11月,中國政府最高層的決策會議在杭州舉行。參加杭州會議的,有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彭真、胡喬木等人。會議主要討論如何避免中印邊界沖突和流血事件。會議首先由總參謀部的雷英夫匯報一個時期以來中印邊界不斷發生的流血事件。並說明,中印邊界的我方指戰員已經到了怒不可遏的程度。然後提出了總參和外交部共同研究的避免中印邊界沖突的幾項措施。例如不許打第一槍,不許還擊,等等。毛澤東聽著匯報,面色肅然地抽著煙。

  四十多年前,在祖國西部邊疆,曾一度狼煙四起、風聲鶴唳。印度政府置中印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於不顧,悍然挑起一場大規模侵犯中國領土的戰爭。中國政府被迫進行了一場短促而有限的自衛反擊戰,全勝收兵。自此以後,西部邊疆保持了數十年的相對穩定。當年在中國最高指揮部,毛澤東主席親自指揮了這場反擊戰。當戰斗硝煙漸漸散去,西線恢復平靜,毛澤東回首戰事,不僅感慨道:“這一次我就參加了。總理、少奇同志、小平同志、軍委的同志,我們都參加了,我們是在北京,沒有上前線就是了。”

  凡事總有一個過程。中印邊界沖突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早在建國之初,即便在中印關系最友好的年月裡,印方也有過一些不友好的舉動。1951年,印方乘中國抗美援朝,無暇西顧之際,搶占了中印邊境東段“麥克馬洪線”以南的9萬平方公裡中國領土,接著又占領了邊境中段部分中國領土。得知消息後,毛澤東出於對中印的傳統友誼和根本利益考慮,對印方的尋釁滋事一直保持克制和忍讓態度。1954年10月尼赫魯總理應邀訪華,受到中國政府的隆重接待。毛澤東對尼赫魯談中印友好的同時,也談到兩國間的分歧,當面表示:“朋友之間有時也有分歧,有時也吵架,甚至吵到面紅耳赤,但是這種吵架同我們和杜勒斯的吵架,是有性質上的不同的。……中印簽訂了關於西藏問題的協定,這有利於消除引起懷疑、妨礙合作的因素。我們共同宣布了五項原則,這也是很好的。”毛澤東心中十分清楚:“中國不會這樣蠢,東方樹敵於美國,西方又樹敵於印度


  我們不能有兩個重點,我們不能把友人當敵人,這是我們的國策。幾年來,特別是最近兩三個月,我們兩國之間的吵架,不過是兩國千年萬年友好過程中的一個插曲而已。”毛澤東親筆寫下的這段話,於1959年5月間通過中國印度大使潘自力轉達給了印度方面,等於向印度交了“底”,目的就是一個,希望印方自重,和平共處。

  但是印度當局對好言相勸置若罔聞,短暫的沉寂之後,又開始了新一輪蠶食中國領土的行動。1959年8月25日,在中印邊界東段的朗久發生了雙方軍隊的第一次武裝沖突。10月,印度又在西段挑起了空喀山沖突。


  一向視領土為血肉的毛澤東不能再沉默了。盡管中蘇關系已經惡化,他還是願意向他們客觀地通報情況,以便得到他們的理解。

  10月2日,中蘇領導人在中南海頤年堂舉行正式會談。中方出席的有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毅等。蘇方除赫魯曉夫外,參加會談的有蘇斯洛夫、葛羅米柯、波諾馬廖夫和安德羅波夫。會談的中心議題就是中印邊界沖突問題。

  赫魯曉夫好似公正地說:“你們中國應該和印度搞好關系,印度是一個中立國,尼赫魯是比較開明的,應該團結他。發生中印邊境軍事沖突是不對的。由於領土爭執而發動戰爭是不值得的。”

  後來被赫魯曉夫誣稱為“中共放出來的一只虎”的陳毅首先站起來反駁:“你怎麼能這樣說呢?分明是印度挑起這場沖突。印度軍隊越過其邊界,也越過麥克馬洪線,在中國邊境內建立哨所,向中國邊防軍開槍。”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1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5 秒